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每日短讯:脚沾泥土,手捧书香

2023-03-29 22:25:12 来源:中国教师报

如何以“耕读”文化为引领,将“耕读”元素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陕西省石泉县城关第三小学立足县域乡土文化,发挥农耕传统优势,积极探索创新劳动教育实践的途径和形式,初步形成“一核引领,三位一体,六大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


(资料图)

一核引领,确定育人目标

学校着力强化价值引领、文化引领和实践引领,紧扣“耕读修身、润德启慧”这一办学理念,以乡土文化植入为载体,确立了培养“勤四体、分五谷、晓知识、行善美”的“耕读美学子”育人目标,把德智体美劳贯穿其中。

学校提出“以劳动教育创造幸福人生”的主张,努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劳动观念,帮助学生激发劳动热情、提升劳动技能、塑造劳动品格,引领全校师生树立“劳动浇灌幸福花”的意识,沉淀校园的人文底蕴,彰显学校的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三位一体,拓展育人空间

以学校劳动为基础。一是常态化开展校内劳动,学校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设置了各种劳动“微服务”岗位,比如“桌长”“灯长”“伞长”“路队长”等,通过“班级劳动岗位竞标”“校园劳动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人人有事做、人人都会做;二是开展班级“微种植”,每个年段选择不同种植项目开展劳动教育,学生在种植过程中经历选种播种、育苗移栽、扦插管护、观察记录、想象表达、写作展示等学习环节,在学习过程中积淀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培养写作兴趣,同时与植物的生态生命建立亲密联系,充分感受劳动对于自然和生命的重要意义。

以家庭劳动为延伸。学校编制了《城关三小家庭劳动清单》,分学段确定家庭劳动内容,将“孝心行动、卧室行动、靓装行动、厨房行动”等纳入双休日和寒暑假作业家庭劳动目录,实行家庭劳动清单化,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日常生活的基本技能,提高动手实操能力,丰富学生校外劳动形式,让家庭成为开展劳动教育最灵活、最持续的阵地。

以社会实践为补充。学校充分利用本土的博物馆、蚕桑馆、根雕馆等场所,挖掘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研学旅行、志愿服务等活动。学校还借助地处农业示范区的地理优势,把成片的草莓大棚、花木苗圃等纳入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范围。同时,学校与村镇协同开辟学生专用的种植基地,聘请县级高级农艺师及经验丰富的家长作为技术专家,指导学生科学有效地开展田间劳动。

六大融合,探索育人途径

课程融合建体系。为了实现培养“耕读美学子”的育人目标,学校将劳动教育与其他“四育”有机结合,形成了“耕礼、耕技、耕健、耕雅”四大课程体系:耕礼课程包括劳动模范课程、日常礼仪课程、传统节日课程、学科德育课程,让学生以耕养德;耕技课程分为农业科技课程、农业文明课程、农业体验课程,让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学以致用、生成智慧;耕健课程通过劳动健身课程、劳动心育课程、劳动游戏课程,指向学生的身心健美、以耕健体;耕雅课程包括创意美术、音乐律动、影视欣赏,让学生在劳动中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创造美,以耕促美。

学科融合重实践。学校把劳动教育融入各门学科,使劳动教育的观念、知识、技能与学科知识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比如在萝卜丰收季,学校策划“真耕实践绣萝生花”多学科融合的主题式教学。科学课上,学生了解萝卜的生长、结构、种类;数学课上,学生学习测面积、算价钱、做预算;语文课上,学生学写萝卜观察日记,积累与萝卜有关的谚语;音乐课上,学生学唱与萝卜有关的歌谣;美术课上,学生学习画萝卜;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拔萝卜、运萝卜、洗萝卜、削萝卜、举办萝卜宴……通过学科融合,学生在“耕”中经历、体悟,在“读”中思辨、表达,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情趣。

文化融合强影响。如何让辛勤劳动成为一种生活时尚?学校将劳动与校园文化融合:一是行动引领,教师发扬“勤劳踏实、追求卓越”的耕读精神,自觉成为劳动教育的示范先锋,以此引导学生“愿劳动、会劳动、尊劳动”,营造共建共享的美丽校园;二是环境浸润,学校将劳动教育的元素在校园里丰富、突出、放大——围墙上的二十四节气诗词、楼道里的农业发展史展板、橱窗里的劳动榜样、广播里的劳动故事……浓郁的劳动文化气息充满校园每个角落;三是依时令而动,学校依循二十四节气的规律安排教学活动,比如立夏时玩碰蛋、称人、吃立夏饭等,每个节气都按照“讲、诵、绘、唱、写、玩”等步骤,引导学生跟着节气的节奏学习生活。

评价融合明导向。根据劳动教育的特点,学校积极探索“劳动幸福银行评价模式”——结合当月劳动主题进行班级评价,推出“劳动小达人”参加全校劳动月展示,评出校级“劳动达人”和“全能耕读达人”。以一、二年级为例,期末以“五动”(动手、动脑、动口、动身、动心)为基本要求,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无纸笔测试,其中劳动教育考查的是学生叠衣服和系鞋带的本领,正式将劳动技能纳入对学生的“花式”评价之中。

课题融合挖内涵。根据劳动教育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困惑,学校通过申报课题的方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合力攻关、突破瓶颈、总结经验、提炼做法,进一步完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推动学校劳动教育向质量更高、特色更鲜明的方向发展。

媒体融合搭平台。学校借助智慧校园管理平台中的“班级圈”“家校本”等功能,向学生及家长推送劳动技巧和方法,展示学生劳动成果,记录学生成长。

在耕读文化的引领下,学校不断创新劳动教育途径,努力打造“脚沾泥土,手捧书香”的育人场所。

(作者单位系陕西省石泉县城关第三小学)

关键词: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