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 >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抚远: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2023-06-10 21:57:32 来源:央广网

2023年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非遗保护良好社会氛围,文化和旅游部决定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华夏东极”抚远市围绕“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通过非遗技艺体验、传统体育竞技、DIY互动、赫哲伊玛堪表演等形式,让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实现传统文化的“复兴蝶变”。

抚远市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央广网发 陈雷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传承,非遗走出“深闺”

抚远位于祖国陆地最东端,早在6000年前,肃慎人的先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抚远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民们也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明,留下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传承非遗技艺,让非遗走出“深闺”,这是抚远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现场,“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守护共有精神家园”“可持续发展、非遗同行”等条幅格外显眼。抚远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向过往的市民发放宣传材料。一旁,非遗传承人展示非遗技艺。鱼皮画、鱼皮衣、鱼皮饰品……在非遗传承人的手中,一张张鱼皮宛若新生,以全新的形态“活了起来”。

王桂荣(左)进行鱼皮艺术品创作(央广网发 陈雷 摄)

“我从小生活在江边,对各种鱼类非常了解。”王桂荣对鱼皮艺术创作充满热情,将爱好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黑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桂荣说,多年来,她不断精进鱼皮艺术品创作技艺,还将这门手艺教授给更多非遗爱好者。

抚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伟介绍,随着非遗宣传的不断深入和非遗传承人的不断努力,现在很多年轻人对鱼皮艺术品很感兴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非遗传承的大军中。

曹雯乐是刚刚走上非遗工作岗位的赫哲姑娘,从小就接触赫哲文化。在大学期间,她向同学们积极宣传赫哲文化,带领朋友们来抚远感受赫哲历史,品尝赫哲美食。大学毕业后,她毅然决然地选择到抚远市非遗保护中心工作。“从海南到抚远,从福建到北京,我与小伙伴们编创各种赫哲传统民族歌舞街舞,在不同的舞台上,展示抚远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曹雯乐说。

据介绍,为更好开展赫哲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抚远市以伊玛堪传习所为基地,举办伊玛堪学习班,邀请专家、老师进行面对面授课,通过学唱习练,让更多的人了解赫哲文化;在乌苏镇抓吉赫哲族小学举办赫哲课堂活动,学生学习赫哲语言,了解赫哲习俗和文化。

截至目前,抚远市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其中,赫哲族全鱼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赫哲族捕捞大马哈鱼习俗、赫哲族伊玛堪、赫哲族传统渔具制作技艺等5个项目都是赫哲族文化项目;佳木斯市级项目共有20项,其中赫哲族文化项目有11项;抚远县级项目共89项,县级传承人121人。

创新,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在抚远市主要领导看来,非遗传承人不能将非遗文化束之高阁,而应让它融入百姓生活,使百姓受益。同时,还要结合新时代精神进行创新,创作出让百姓喜闻乐见的非遗作品,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愈放光彩。

“伊玛堪是赫哲族人世代相传的说唱文学形式。说一段,唱一段是伊玛堪的主要特点。”“六一”儿童节之际,佳木斯市级赫哲族伊玛堪传承人赵文,来到抚远市乌苏镇赫哲族中心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学生心中播撒下非遗的种子。

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学生心中播撒下非遗的种子(央广网发 抚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在抚远,非遗文化进校园已经成为常态。“在挖掘本地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通过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军营等活动,传递非遗声音,讲好非遗故事,让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让民族文化绽放光彩。”李伟说。

如何让非遗焕发新生机,非遗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抚远市非遗中心近年来将非遗文化与文旅活动、体育赛事、传统节会等活动相融合,表演展示展演《赫哲祈福》《百口大锅炖江鱼》《品尝烤鱼》《免费嗒拉哈》《体验撅哒钩》《观看铃铛网》等非遗活动,由乌苏镇政府工作人员组成的“赫哲三宝”组合通过自己编排节目,大力宣传赫哲民族本土文化,参加“黄金一百秒”节目荣获第三名,参加昆明旅交会,福州鱼博会,三亚招商会等,让赫哲非遗文化走出抚远,让更多人了解赫哲非遗文化。通过非遗项目与文化、旅游和体育等产业的融合,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在活动中成为亮点、特色,形成了具有抚远特色的活动风格。

发扬,“非遗+”好戏连台

佳木斯抚远市地处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抚远素有“赏开江景、吃开江鱼”的习俗,开江文化可追溯到七百多年前。

每年4月底,抚远“华夏东极开江节”都会隆重开幕,生活在黑龙江边的抚远赫哲族群众都要开展萨满祈福祭江仪式、鲟鳇鱼苗增殖放流活动、百锅鱼宴等,将生态体验、民族文化、饮食文化深度融合。

这是抚远加大融合创新力度,让非遗焕发新生机的生动实践。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现场(央广网发 陈雷 摄)

当前,抚远市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工作原则,积极探索“非遗+节庆”“非遗+景点”“非遗+研学”的保护路径,通过举办或承办“开江节”、“放流节”、“全国徒步大会”、参加体育赛事和招商推介等文旅活动,让非遗文化绽放新光彩,深入挖掘非遗文化价值,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提供更多优质、优惠非遗产品与服务,有效拉动文化和旅游消费,促进文化和旅游繁荣发展。

2023年的春天,抚远非遗保护工作开启新纪元,抚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这标志着抚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此有了正式的研究保护工作机构,为该市广大非遗传承人搭起了非遗传承、文化传播、学术研究和市场推广的非遗项目聚合发展平台。

业内人士介绍,抚远非遗保护中心的成立,是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的务实举措,是文旅融合“非遗+旅游” “非遗+文创”的有益探索,是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

下一步,抚远市将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研究、申报、保护和传承工作,吸引更多人关注非遗,了解非遗,加入非遗,全面提高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自主参与能力,推动抚远市非遗保护工作提质增效,擦亮抚远非遗文化名片,切实守护好、传承好非遗文化,有力有效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进一步彰显东极非遗文化的强大活力和永恒魅力。

关键词:

最近更新